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轉)

 二維碼 803
發(fā)表時間:2018-01-19 10:38


教育部近日發(fā)布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這是自2003年以來課程方案與課程標準的第一次修訂,2017年版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發(fā)布對于普通高中各學科課程教學實踐意義重大,下面針對生物學科重點解讀《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供各位一線教師、準教師參考,指導教學實踐。

一、《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發(fā)布背景

2003年,教育部印發(fā)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稿)》和《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導了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的高中生物教學實踐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隨著經濟水平、科技水平的發(fā)展及社會生活的變化,原有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難以滿足新時期人才培養(yǎng)需求。

2013年,教育部啟動了普通高中課程修訂工作,總結課程改革經驗,借鑒國內外課程改革優(yōu)秀成果,對新的課程方案與課程標準進行完善。

2017年,依據(jù)十九大提出的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思想,教育部發(fā)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以此為藍本,修訂了普通高中各學科2017年版課程標準?!镀胀ǜ咧猩飳W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此背景下發(fā)布。

二、《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修訂的主要內容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包含前言、課程性質與基本理念、學科核心素養(yǎng)與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學業(yè)質量、實施建議、附錄等部分。與《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相比存在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下面針對修訂的主要內容和變化進行解讀:

()課程名稱的修訂

2003年發(f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實驗稿課程標準)中,課程名稱為生物,與2001年發(fā)布的《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相同;2011年發(fā)布的《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2011年版課程標準)中首次對中學生物學課程名稱修訂為生物學”;《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2017年版課程標準)沿用了生物學這一課程名稱。從生物生物學并非一字之差,而是課程理念的變革。修訂后的生物學課程,從課程內容、課程結構等角度均有調整,課程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更為緊密,學科特色凸顯。

()前言的調整

實驗稿課程標準及2011年版課程標準前言部分均針對課程性質、課程理念及課程設計思路進行說明;2017年版課程標準前言部分針對課程方案與課程標準修訂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修訂的主要內容和變化進行說明,一線教師及準教師可根據(jù)前言快速了解課程標準修訂的核心內容,方向性更明確。

()課程理念的更新



與實驗稿課程標準及2011年版課程標準相比,2017年版課程標準對于生物學課程性質的概括基本相同:即生物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是研究生命現(xiàn)象和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課程理念修訂范圍較大,如上圖所示。2017年版課程標準繼承并發(fā)展了原有的課程理念,核心素養(yǎng)涵蓋了生物科學素養(yǎng),生物學課程從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職責等方面發(fā)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是課程的基本要求。課程設計在必修和選擇性必修課程模塊中聚焦大概念,讓學生理解并應用重要的生物學概念,大概念是在2011年版課程標準重要概念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教學過程方面更加重視學生的實踐經歷。在學業(yè)評價方面,課程重視以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

()學科核心素養(yǎng)與課程目標解讀

學科核心素養(yǎng)融合了原有的三維目標”(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生物學課程學習過程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在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實際問題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是學生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xiàn),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



生命觀念是指觀察到的生命現(xiàn)象及相互關系或特性進行解釋后的抽象,是人們經過實證后的觀點,是能夠理解或解釋生物學相關事件和現(xiàn)象的意識、觀念和思想方法。

科學思維是指尊重事實和證據(jù),崇尚嚴謹和務實的求知態(tài)度,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認識事物、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習慣和能力。

科學探究是指能夠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世界中的生物學問題,針對特定的生物學現(xiàn)象,進行觀察、提問、實驗設計、方案實施以及對結果的交流與討論的能力。

社會責任是指基于生物學的認識,參與個人與社會事務的討論,做出理性解釋和判斷,解決生產生活問題的擔當和能力。

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滿足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等原有課程理念,同時加強了原有三維目標的融合,綜合性提升,關注范圍更加廣泛。

()課程結構與課程內容的變化

2017年版課程標準為滿足學生的多元需求,突出課程基礎性和選擇性,依據(jù)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在原有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基礎上設置了選擇性必修課程。課程結構與課程內容的變革將直接改變未來高中生物學科教科書的基本格局,同時也會影響高考命題的整體趨勢,進而影響一線教師及準教師的從業(yè)內容。



1.必修課程

必修課程全體學生必須學習,共計4學分,包含2個模塊,分別為分子與細胞遺傳與進化,與實驗稿課程標準中的必修1、必修2模塊名稱相同,但在具體內容上有明顯調整。每個模塊包含內容要求、教學提示、學業(yè)要求三部分。2017年版課程標準強調大概念,必修模塊內容要求部分包含4個大概念(概念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概念2細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營養(yǎng)物質,并通過分裂實現(xiàn)增殖。概念3遺傳信息控制生物性狀,并代代相傳。概念4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進化的結果。),每個大概念下包含多個重要概念,重要概念下闡明了具體學習目標(詳見摘錄內容)。教學提示方面為教學工作提供了可行性參考。學業(yè)要求部分與實驗稿課程標準課程目標中的具體目標類似,指向了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不同維度。



(摘自《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2017年版))

1.1細胞的分子組成

2.選擇性必修課程

選擇性必修課程學生可根據(jù)個人需要選擇學習或不學習,學分在0~6之間。其中選擇生物學納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學生需要選修全部6學分3個模塊的內容,分別為穩(wěn)態(tài)與調節(jié)(概念1生命個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各結構協(xié)調統(tǒng)一共同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并通過一定的調節(jié)機制保持穩(wěn)態(tài))、生物與環(huán)境(概念2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各種成分相互影響,共同實現(xiàn)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生態(tài)系統(tǒng)通過自我調節(jié)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生物技術與工程(概念3發(fā)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規(guī)?;a對人類有用的產品;概念4細胞工程通過細胞水平上的操作,獲得有用的生物體或其產品;概念5基因工程賦予生物新的遺傳特性;概念6生物技術在造福人類社會的同時也可能會帶來安全與倫理問題)。選擇性必修課程融合了實驗稿課程標準中必修3與選修1、選修3的內容,并在此基礎上新增了前沿科技。

3.選修課程

選修課程包含現(xiàn)實生活應用、職業(yè)規(guī)劃前瞻、學業(yè)發(fā)展基礎,共計20學分的內容,選修課程旨在幫助學生更好的生活、就業(yè),不超過4學分,不安排考試評價。具體如下:



()新增學業(yè)質量

高中生物學學業(yè)質量標準是依據(jù)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的四個維度及其劃分的水平,結合必修課程和選擇性必修課程的重要概念、方法等對學生學習相應的課程后所表現(xiàn)出的核心素養(yǎng)水平的描述。包含4個水平,每個水平對應4個維度進行了細致的質量描述。學業(yè)質量標準是階段性評價、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的重要依據(jù)。學業(yè)質量水平二是高中畢業(yè)生在本學科應該達到的合格要求,僅限于必修課程內容,是本學科學業(yè)水平合格考試的命題依據(jù);學業(yè)質量水平四是學業(yè)水平等級性考試的命題依據(jù),包括必修課程和選擇性必修課程的全部內容,不包含選修課程。

()調整實施建議

2017年版課程標準實施建議包含了教學與評價建議、學業(yè)水平考試與命題建議(新增)、教材編寫建議、地方和學校實施校本課程的建議(新增)。新增實施建議與課程標準整體修訂思路一致,指向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評價。

三、2017年版課程標準修訂對一線教師及準教師的影響及應對

以上對課程標準修訂的核心內容進行了簡明扼要的解讀,課程標準的修訂不僅對學生學習產生影響,同時對一線教師的日常工作及準教師的聘用都會產生影響。例如,課程理念轉變影響教學實施、課程內容與結構的變化影響教材的編寫、課程目標定位影響考評機制。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與促進者,無論是一線教師還是準教師都應高度重視并認真研讀2017年版課程標準。

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成果依托每一位教學實踐者——教師。對于一線教師來說,應結合教學實際,在研讀基礎上比較兩版課程標準的異同,快速轉變教學理念、教學實施方案及教學評價方案,避免觀念陳舊對學生發(fā)展產生不良影響。對于準教師來說2017年版課程標準更為關鍵,準教師缺乏一線教學經驗,不僅要研讀課程標準,加強理論學習,同時也應重視實踐,關注最新版本的高中生物教材,保障快速進入教師狀態(tài)。

知是基礎,行是關鍵,通過2017年版課程標準的解讀,廣大教師、準教師不僅要對課程標準有深入認識,更要在實際工作中踐行課程標準,提升生物學科教學效果。中公教育教師考試研究院將會持續(xù)發(fā)布對《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每個模塊的細致分析、專業(yè)解讀,力求為廣大生物教師、準生物教師提供一線教學支撐、一手復習備考資料,敬請期待!


中文亚洲av片不卡网,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欧美线路一在线播放,亚洲熟妇精品无码视频 av在线免费国产 亚洲第一香蕉狠狠

    <dfn id="yvqo2"><dl id="yvqo2"></dl></dfn>
  1. <strong id="yvqo2"><form id="yvqo2"></form></strong>

    • <strong id="yvqo2"><dl id="yvqo2"></dl></strong>
    • <em id="yvqo2"><em id="yvqo2"></em></em>
        <del id="yvqo2"><form id="yvqo2"></form></del>
        <del id="yvqo2"></del>